更新时间:2023-05-30
数据遭受的内部威胁包括:
• 权限过高
企业里很多拥有最高级网络或数据库访问权限的个人,其角色与责任并不需要被授予那些权限。
• 权限滥用
系统中总是有一部分用户合法的拥有较大甚至是超级管理权限。如果这些权限被滥用,则极易发生严重后果。
• 缺乏审计
数据库自身的审计功能在可视化、智能化、入侵检测能力等方面能力较弱,通常无法满足实际的安全需求。
• 明文存储
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数据文件都是以明文形态保存的。在数据的产生、使用、传输、保存、备份、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,任何接触到存储介质的攻击者,都有可能获取到数据。
• 误操作
合法用户由于误操作造成网络或系统不能正常提供服务,通常包括权限设置错误、错误的数据库操作等,此类错误虽为无心之失,但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
• 介质窃取
从数据库备份出来的数据通常是以非加密的形式存储的,备份数据库存储介质对于攻击者是毫无防护措施的,因此,在数据库备份数据的运输、保存、销毁的生命周期中,一旦疏忽,备份数据将有可能被窃取或偷窥而导致泄密。
• 备份数据丢失
备份文件被删除或者备份介质丢失、损坏都可能造成备份数据丢失。
• 敏感数据明文存储
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数据文件都是以明文形态保存的。在数据的产生、使用、传输、保存、备份、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,任何接触到存储介质的攻击者,都有可能获取到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