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盘发现完了以后,初始化流程后台就会开始格式化磁盘了,格式化过程通过vs_disk_format.sh和vs_diskpart.sh这两个脚本来实现的。vs_disk_format.sh是整个格式化的进程和状态的保障,格式化失败可以首先查看这个脚本的日志,关注error或者failed的日志信息,一般能知道是哪个sdx格式化有问题。vs_diskpart.sh这个脚本是真正的执行格式化磁盘动作的日志。格式化失败的具体原因,可以查看这个脚本的日志。日志在/sf/log/today/vs/scripts目录下面,具体就是脚本名字+.log的文件比如vs_disk_format.sh.log。
3、挂载磁盘
格式化完成以后,磁盘的配置文件里面会成磁盘标识UUID。然后后台会有脚本自动根据分区文件进行挂载,挂载在/sf/data/vs/local下面,可以使用UUID识别,可以使用df -Th查看具体的挂载点。
这里看到的挂载的磁盘看到空间为什么这么小,这里是预留出来的空间,一般是磁盘的大小的5%-10%。不在虚拟存储里面的,剩下的空间划出来提供给虚拟存储使用了。
4、创建Brick
根据分区文件后台利用vs_brick_create.sh创建brick配置文件,配置文件在/cfs/vs/brick(VS2.6及以下版本)或/sf/cfg/vs/brick(VS2.8及以上版本)下面。

同时可以使用 gluster volume info 可以查看brick的信息,一般情况下brick1和brick2是一个复制组,若有仲裁(VS2.6及以上版本且是多(3)主机),则是brick1、brick2、brick3。依次类推 5、创建虚拟存储卷
Birck文件生成了以后,根据brick文件利用vs_vol_create.sh脚本创建vs_vol_rep2卷,同样创建过程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/sf/log/today/vs/scripts下面的vs_vol_create.sh.log、volume_mgr_run_task.log(关注volume和create关键字,具体日志与版本有关)来查看。
6、挂载虚拟存储卷
卷生成完成以后,后台会自动挂载,挂载目录在/sf/data/vs/gfs/下面,如图
VS2.8以下版本
VS2.8及以上版本